面條起源于中國漢代。那時面食統稱為餅,因面條要在“湯”中煮熟,所以又叫湯餅。早期的面條有片狀的、條狀的。片狀的是將面團托在手上,拉扯成面片下鍋而成。到了魏、晉、南北朝,面條的種類增多。著名的有《齊民要術》中收錄的“水引”、“馎饦”,“水引”是將筷子般粗的面條壓成“韭葉”形狀;“馎饦”則是極薄的“滑美殊常”的面片。
隋、唐、五代時期,面條的品種更多。有一種叫“冷淘”的過水涼面,風味獨特,詩圣杜甫十分欣賞,稱其“經齒冷于雪”。還有一種面條,制得有韌勁,有“濕面條可以系鞋帶”的說法,被人稱為“健康七妙”之一。
宋、元時期,“掛面”出現了,如南宋臨安市上就有豬羊庵生面以及多種素面出售。及至明清,面條的花色更為繁多。如清代戲劇家李漁就在《閑情偶寄》中收錄了“五香面”、“八珍面”。這兩種面條分別將五種和八種動植物原料的細末摻進面中制成,堪稱面條中的上品。
中國人吃面的習慣由來已,久古人甚至將面條叫“飯”,而大米、小米做的飯則叫做“米飯”以區之。吃面不僅用于困腹,實質是把“人之常情”,“世間常理”物化在面條中。過生日吃長壽面;娶媳婦、喬遷新居要吃打鹵面,有湯有面有滋有味;農歷二月二“龍抬頭”祈盼風調雨順吃龍須面。不同時節,不同的喜慶節日吃不同的面條。
青島君盛四款掛面禮盒:
日韓系列 蔬菜系列 加麥系列 精品系列
君盛蔬菜(cai)掛面禮盒:
420g君盛南瓜面(mian)X3包
420g君盛番(fan)茄面X3包
420g君盛菠菜面(mian)X3包
420g君盛胡蘿(luo)卜面(mian)X3包(bao)
|